1月26号上午应用真菌教研室举行座谈会,畅谈参加“2018年植科院年度考评交流会”的体会,博士研究生和湖北农科院经作所部分专家列席了会议。教研室主任边银丙教授首先梳理了教研室2018年的工作,要求各位教职工对标学院优秀教研室和科研团队找差距,重新思考教研室2019年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计划,探讨应用真菌学科特色发展的路径。
老师们纷纷畅谈自己参加学院年度考评交流大会的感想,为教研室和学科发展建言献策。肖扬副教授指出,应用真菌教研室应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自己跨学科的独特优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在科学研究领域向环境保护领域和大健康产业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拓展。康恒副教授提出了要积极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在真菌降解秸秆领域与生物质团队交叉合作,研究真菌降解作物细胞壁的机制,为秸秆种蘑菇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徐章逸副教授提出,本学科应强化生物活性物质研究,青年教师应多到生产一线,接触企业和生产一线,提高自身服务产业的能力。龚钰华老师和周雁老师认为,未来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服务要走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道路,本学科前期研究的多项成果应尽早申请专利,尽早到生产中转化,应用真菌科学研究应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更多地结合,应用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管理的全过程中。
边银丙教授指出,应用真菌教研室应在国家农业现代化大背景中准确进行学科定位,明确自身奋进的方向,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培养有特长的一流专业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要以社会重大需求和产业重大技术难题为导向,在社会服务方面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要勇于创新,为一流学科建设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供稿: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