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鹏飞 供图 郝秋燕)12月21号下午,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师生交流座谈会于基因楼129会议室举行。来自学院一年级研究生的24名学生代表,围绕各自学科课程、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副院长王满囷教授,学院研究生督导张国安教授,各教研室主任或代表胡立勇、谢甲涛、洪登峰、易斌、周爱明、凌霄霞等老师及研究生辅导员李志强老师参与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倾听学生的声音”,增进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研讨学生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研究生的教学质量,使植科院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会议开始后,研究生代表们踊跃发言。部分同学反映,目前研究生的个别课程较为枯燥,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较低,导致课堂活跃度不高,对知识的把控不太理想;部分拼盘课程各个授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不足,导致不同老师授课内容之间存在重复的现象,或课程设计的逻辑性不是很理想,各个版块之间的跳跃性大;个别博士生课程的老师不授课,最后仅通过博士生的ppt汇报来完成课程学习和考核;学院的一些重要基础课程学时不足,课堂大效果不好;部分专硕的课堂人数太多,效果不好等;此外,课堂不仅仅是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地方,更是一个师生交流讨论、思想碰撞的地方。学生们建议老师们多激发学生兴趣,调整授课方式,让学生想表达、敢表达、会表达。同时,指出科研过程离不开生物信息学、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学院能够开设一些方法类的课程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各教研室主任或代表教师针对同学们各类问题,积极进行了解疑答惑或深度交流。督导张国安教授指出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或内容安排,应该做好顶层设计,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及拟达到的目的,以提高课程的效果;同时要坚持小班授课,以便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与互动。

副院长王满囷教授对此次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对同学们关心学院学科事业发展,精心收集各类诉求,热心提出意见建议表示充分的肯定和感谢。指出,学院将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听取每一位同学对学院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学院也将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并结合国际上一流高校的培养方案,修订现有的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以提升学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他表示,第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抓好第一课堂,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请同学们也一定把基础理论学习放在首位,理论是创新的基础。同时他指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及双一流建设的增长点,需要师生携手共同推动,各教研室负责老师要主动谋划,主动调研,多交流讨论,科学合理的层层落实,为营造师生互动、气氛活跃的课堂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