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回望初心,坚定前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举行教师节座谈会
作者:审核:编辑:张贵礼发布时间:2018-09-11

9月10日下午,全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植科院在主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教师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表达了对全体教职工教师节的祝福,同时也对即将荣休的农业气象学教师刘国安、田间育种管理工作者李兴华三十多年兢兢业业工作进行总结与回顾。人事处副处长肖志东植科院党委书记朱正宁、院长严建兵、副院长朱龙付、姜海以及各教研室老师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

三尺沧海见,谈笑少年翁

“平仲染秋月,残雪躲东风。三尺沧海见,谈笑少年翁。”这首植科院办赠予的小诗是对刘安国34年扎根一线教学的最好诠释。两次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一次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刘安国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老师。然而,即便面对这些荣誉,他却谦虚地说道:“自己对学院没有什么贡献,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事无成’,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教书。谈不上功劳,也谈不上苦劳,可能至今有一点疲劳。

刘安国给更多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风度翩翩,幽默风趣,他的《农业气象学》多年来始终深受学生好评。除此之外,他更是学院教学信息化探索先行者,在其他老师都不了解信息化时他已经学会了应用,并开始教授其他老师,推进气象学教学方式的改变他创建的网站“气象万千”,让华农人时刻了解自己身边的天气变化私下里,他总是利用各种平台向同学们普及日常生活中的气象问题,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的男神”。

除了在教学工作上尽心尽责,刘安国还利用自己气象学的信息帮助其他老师的科研项目。每当有科研组需要气象学资料时,他总是毫不犹豫、竭尽所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并且关心着后续的发展。面对刚来华农工作的青年教师学生,刘安国总是会给予他们更多无私的帮助,有不少学生甚至还到他的家中吃过饭。同教研室的年轻老师凌霄霞发言时眼含泪花的讲述,她当初来学校的行李就是刘安国老师亲自帮她扛上楼的!学院党委书记朱正宁语重心长地对凌老师嘱托道:“当年刘老师为你抗行李,今后你可要把刘老师的事业抗下去!”。



不与樱争艳,唯愿齿闻香

“玉枝历风霜,蜂蝶贴花黄。不与樱争艳,唯愿齿闻香。”李华,穿梭于田间三十八年,田间管理工作做得一丝不苟,他的兢兢业业赢得了学院老师们的赞赏。在傅廷栋院士的油菜田里,他就好比一颗螺丝钉,铆在了最关键的节点上,默默地付出。“尽管外形粗犷,嗓门大,但是内心极其细腻。”这是所有老师对李华最深刻的印象。

华农的实验田里,李兴华一个人全权负责田间的各种事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割他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在各种物资的筹备他总是能做到事无巨细,让各个教研室工作与学生课堂得以顺利地开他是一个急性子的人,总是把地里的一切工作放在第一位曾和他一同工作的老师坦言,他在面对繁忙的工作总是奋不顾身有一年在外地工作时,突发心脏病,在他尚未脱险时,仍然心系工作。

华不是田间的战士,他还是个热爱生活他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在教职工乒乓球双人比赛中,多次与作物遗传育种教授金双侠搭档参赛;在日常生活中,他还喜欢拉小提琴,借以放松和愉悦身心。


需有如水之善,时常叩问良心

在听完各位老师的发言后,人事处副处长肖志东感慨道:“师者,需有如水之善,时常叩问良心,这就是我们的师者。”同时,他也勉励在坐的年轻老师:时间会告诉我们,阅历和经验是岁月的沉淀,自信的魅力不会凭空而来。但那师徒情、传承念,需要岁月沧桑磨,愈老而弥坚。在功利之洪流中碰撞冲击,只求那一朵朵浪花可以溅入学子心田!

植科院党委书记朱正宁、院长严建兵分别在总结发言中向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即将荣休的教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号召年轻教师们传承前辈的宝贵精神财富,肩负神圣历史职责,在实践中全面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成栋梁之才!心系国家和民族,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未来贡献华农力量!

 


文字:袁颖 竹永丽

摄影:蔡文滔

审核人:姜海

 

欧洲杯买球完全官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欧洲杯买球完全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欧洲杯买球完全官网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