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袁婵】9月3日上午,由欧洲杯买球完全官网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第36期作物科学高端讲坛在基因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植物育种研究所名誉教授Robert Alexander McIntosh围绕“Some Recollections on 60 years of Wheat Research”为到场的200余名师生讲述了近六十年来,在小麦抗病育种研究上的成果,报告由植科院的兰彩霞教授主持。
McIntosh院士首先表明了他作为一名从事小麦研究多年的科研工作者,认为能在实验室育出优良表型的材料是重要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能在试验田以及农民的土地上种出同样优质表型的植株,现代科学研究惯用的分子标记固然是一种重要的辅助选择育种手段,但我们同时不能忽视“Eye ball test”的重要性。随后,McIntosh院士分享了几个近期研究成果,阐明了坏死基因Ne1和Ne2在小麦种质中的普遍性并与叶锈病成株抗性基因Lr13紧密连锁/共分离。此外,他还介绍了近期正在和已经克隆的小麦锈病抗性基因,如Yr7,Yr5,YrSp,YrJub,Sr9,Lr33等,并证实小麦小种专化抗性基因Lr20、Sr15和Pm1可能是一因多效抗性位点。最后McIntosh院士向在场师生强调做遗传分析,其精确表型鉴定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小麦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给予了展望。

【人物简介】Dr.McIntosh于1960年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SYD),分别于1963年和1969年在同一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小麦抗病性的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上,特别对小麦锈病做出杰出贡献。1973年至1980年为悉尼大学的高级科学家,1980年至2000年担任锈病研究组主任,2000年退休为悉尼大学植物育种研究所名誉教授。1988年,他被当选为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并于1993年被任命为谷物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的主席。自2000年以来,他先后在中国、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访问并担任客座教授。2008年,他被任命为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外部咨询委员会成员,协助康奈尔大学落实“Durable Rust Resistance in Wheat”国际科研项目。2009年至今,担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驻肯尼亚Njoro试验站的Borlaug Global Rust Initiative (BGRI)年度培训班的培训师。目前,他仍是Plant breeding(德国)、The Crop Journal(CAAS,北京)和Euphytica(荷兰)等期刊的编辑。